武夷山旅游新天地博客blog,武夷山优质旅游服务的保证

武夷山,风景宜人,都市人群休闲好去处,武夷山是旅游好去处,武夷山多雾,被称为“山岚”的云雾终年都有。武夷山四季都可见到云海。武夷山云海,阴晴雾雨各具风姿。

« 避寒消暑武夷山的十种玩法赵秀兰唱响《行走歌谣》 »

董天工和他影响世界的《武夷山志》

       《武夷山志》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杰作,作者董天工在200多年前就能用当代归类法、系统法、图示法来编纂地理文化史。

                                                 ——加拿大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导师尤里·希尔金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游客在关注它的风景名胜时,也关注到了清代武夷山本土学者董天工写的一部巨著《武夷山志》。据景区、度假区一些书店书商介绍,根据董天工编撰光绪年间版本重新印刷的《武夷山志》非常畅销,在图书市场上常常供不应求。有“山魂”之称的董天工,吸引了许多喜爱地方文化的读者群。《武夷山志》是一部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山志,《武夷山志》已被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收藏。尽管泰山、黄山、峨眉山都属“双世遗”名山,介绍记载这些名山的各类文献也不少,但却不及武夷山志这部影响世界的权威“山志”。加拿大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导师尤里·希尔金称:《武夷山志》作者在200多年前就能用当代归类法、系统法、图示法来编纂地理文化史,是非常了不起的杰作。《武夷山志》作者董天工生于武夷山本土的曹墩村,他在收集材料、编撰编排、史料考证诸方面坚持创新,这就使《武夷山志》的人文底蕴更具魅力了。

       《武夷山志》是迄今为止研究武夷山景点名胜、奇峰怪岩、秀水灵泉、地理特征、儒释道三教同山、物产习俗等文化资源的权威史料。董天工是在遍览武夷山水、收集旧志诗文的基础上创作成功的。《武夷山志》是集大成者,董天工将明代衷仲儒编的《武夷山志》、明代徐表然编撰的《武夷山志略》、清代王梓《武夷山志》、清代王复礼修撰的《武夷九曲志》四种不同版本进行考证、订正,以自己的创新思路来定稿,终于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编成字数达15万余8册24卷的《武夷山志》。该志详细叙述了武夷的山水、形胜、历代所受的封赐,并详尽介绍了历代到过武夷山的诸多名臣、官宦、隐士、僧道等等,还记录了一些古建筑的兴废更替及山中古迹、物产等,为后世研究武夷山的自然与人文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工于诗文  清廉勤政】

         董天工(1703——1771),字村六,号典斋。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为曹墩董氏十二世祖,清雍正元年(1723)拔贡。董天工自幼生长在武夷山中,性爱山水,工于诗文,拔贡后便涉足官场,曾先后担任过福建宁德、河北新化县司铎、山东观城知县。董天工在河北任职期间,协助当地官府治理蝗灾立功受封,升任安徽池洲知府。董天工清廉勤政,业绩可嘉,晚年致仕。董天工热心教育事业,晚年曾跨海东渡到台湾彰化县创办学校,广收学生,自任教谕,自编教材,普及文化教育,改变不良习惯。如今,彰化县许多地方还留有董天工祠,以纪念这位为台湾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曹墩人。董天工还根据自己在台湾的眼见耳闻,“靓山川之秀美,水土之饶沃,风俗之华丽,物产之丰隆,有见有闻,退而识之,稽成文献,编册成书”,编辑出版了《台湾见闻录》(1801年自序)四卷,清抄本四册,现珍存在北京图书馆《台湾文献从刊》129号。

        董天工生前得朝廷重用,因而死得其所。董天工68岁因病卒于武夷山,墓葬于幔亭峰下今“大王阁”后山。董天工落叶归根,魂归武夷山风水宝地。董天工墓长约5米,宽约1.5米,石板封墓门。墓葬现保存完好,墓前竖石碑一方,高1.4米,宽0.54米。碑文为:“嘉庆十三年岁在戊辰大吕月吉旦皇清品授奉政大夫董公典斋一府墓子敕、勷、劻,孙国求,珽、珠、珍、瑛、琅、瑄、璠、璋、琬同顿着百拜。曾玄孙繁衍不及备载。”可见董天工的政绩还是颇有建树的。然而让董天工永世长存的,是他生前用心血与智慧垒建的另一座丰碑——《武夷山志》。董天工,仍然是活跃在武夷文化中的“山魂”。

【倾心武夷  力著山志】

        武夷山云窝,是武夷山水绝胜处。它高耸着两列奇峰,北为仙掌峰、天游峰;南为接笋峰、隐屏峰。两峰对峙的峰脚下是著名的“茶洞”。历代都有名雅士在洞内卜筑隐居,如宋代刘衡建“中隐居”,明代李钟鼎建“煮霞居”。康熙五十三年(1714),曹墩乡贤董茂勋别出心裁,沿溪探索,终于看中云窝的接笋峰,相中一处岩隙后,他悬梯为路,搬运砖块,打造石条,在半山腰处构筑书屋。此处悬崖突显,书屋匿于峭壁脚下,石条为基,砖墙为壁,雨不可袭,因此不必盖瓦。书屋面积不过二十多平方米。在此人迹罕至处,能建书屋,算是个奇迹工程。因接笋峰常年云雾缭绕于峥嵘山石间不去,所以董茂勋命名为“留云书屋”。清《武夷山志》载,康熙五十四年冬,大理学家、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到武夷山策划扩建武夷精舍之余,曾至此造访,与主人纵论义理,切磋学问,并为撰《留云书屋记》。董天工在山东观城任知县时,因其母去世,弃官返回武夷山守孝,为静心养性,董天工来到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山崖上,蛰身于父亲构筑的留云书屋内,披阅史籍,勤勉考据,跋山涉水,实地踏勘,终于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完成了《武夷山志》全书的编写。

        现在,隐屏峰脚下有了新修的铁梯,只要你顺着铁梯攀登上“仙凡界”悬崖,就来到了清董茂勋修建的留云书屋和其子董天工修建的望仙楼。立于书屋遗址中,遥望九曲碧水逶迤而去,凭栏遥想当年董天工在此居住了两年的情景,你会惊讶万分:董天工经历了多少的艰辛,才成就了《武夷山志》这部鸿篇巨制。

【天工故里  地灵人杰】

        曹墩村是董天工的故乡。它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上游,距度假区15公里,离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35公里,全村396户,1610人,面积0.6平方公里。曹墩历史悠久,曾有“平川府”之称。著名南宋理学家朱熹,在他写的《九曲棹歌》中,就有关于曹墩的描写: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朱熹在诗中写到的“平川”,指的就是曹墩。曹墩自宋朝以来,就有“平川府”之称。曹墩村地势平坦,开阔,故有平川之称。扑面而来的村野景致,令人心旷神怡。村口木轮水车悠然转动,给平旷的田野平添几分古朴景致。登上村口的观景台,脚踏水车,满目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给人以淡淡的乡村依恋。“典斋膳堂”,原来是一座古老的豪门大宅,门前有精细的砖雕,宅内雕梁画栋。“典斋膳堂”是一家集品茶、参观、宴饮的综合式服务中心,“典斋膳堂”是以董天工的号命名的,体现后人对董天工的敬仰之情。如今董公故里已辟为乡村旅游景点,向游人开放。南来北往的游客,在董公故里欣赏那老牛水车美丽的田园风光,品尝那独具农家特色的“董公家宴”,喝味正香醇的“董公家酒”。董公故居的花园“影翠轩”,历经沧桑后唯留一棵长势旺盛的铁树,它在诉说着昔日的历史。

        曹墩地灵人杰,宋末理学家杜本曾在曹墩隐居多年,构筑“聘君宅”,“思学斋”、“怀友轩”会友著书立说。董天工在故乡也创作了大量赞美武夷山的诗篇,其中一首是写故里曹墩村的:

        幽屐烟村二度停,板桥茅店影零星。

        云山四绕双溪绿,楼阁千家一角青。

         白塔峰高尖似笔,金狮山瘦削如屏。

        披图游迹分明在,留得清名后世听。

        这是董天工为家乡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中也抒发了他编写《武夷山志》的感慨。这首诗展示了曹墩村独特的村落风水意象。曹墩村坐落在山水与田园之间,四面青山环抱,古宅参差,巷道纵横,九曲溪源头的桐木溪,穿村而过,平旷的土地上,粮田肥沃。一马平川造就出曹墩村野间良田美池的风水意象,鸡犬相闻的乡村风味又营造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居环境。曹墩地处九曲溪上游大峡谷入口处,多云雾且雨量充沛,处处幽兰丛生,曹墩人家家户户都有养兰花的习惯。各种兰花,风姿百态,有一种独特的兰花,被村里人称为“董公兰”,曹墩也生产蜚声中外的武夷岩茶。茶与兰清香馥郁,洋溢着农家淡泊安定的生活情趣。

    乡民为有董天工而自豪。到曹墩村里,只要你一说起董天工,曹墩村的老人们就会搬出一个传说来为故里炫耀。说董天工在朝为官时,不仅清廉勤政,业绩可佳,而且纶巾羽扇,儒雅风度,其堂堂相貌竟酷似乾隆皇帝。本来董天工还要升官,只因乾隆皇帝召见时,皇太后亦在座,皇太后见董天工相貌不凡,果似乾隆无异,心下十分喜爱,入座后便把自己抽的铜水烟袋递给他,董天工接过后,掏出手绢在铜烟袋嘴上擦了擦,不料心细的皇太后看在眼里,心想到底不是亲生的,嫌我脏哩!之后董天工只得了个“御弟”的称号,升官便无指望了。故事虽然这么美,但无案可稽,只是传为笑谈。(邹全荣)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留言

最近发表

Powered By www.cm513ts.com

Copyright 2006-2010 cm513ts.com 武夷山欢迎您!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