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旅游新天地博客blog,武夷山优质旅游服务的保证

武夷山,风景宜人,都市人群休闲好去处,武夷山是旅游好去处,武夷山多雾,被称为“山岚”的云雾终年都有。武夷山四季都可见到云海。武夷山云海,阴晴雾雨各具风姿。

« 两岸学者聚首武夷山呼吁弘扬国学武夷岩茶在中国质量万里行仪式上大放异彩 »

五“互”激活武夷山

城市CIO的信息化棋局

市长是城市CIO,信息中心与各科局是城市信息化的点,同时通过建立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这里,山清水秀,白云点缀蓝天,和风陪伴暖阳,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同时散发着难以抗拒的魅力,被评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地。

这里,旅游品牌与茶品牌享誉国内外,旅游产业与传统农业相互促进,奏响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这就是武夷山市。如果你是市长,你将用什么办法来激发这个城市的发展活力,挖掘城市的发展潜力,扩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中共武夷山市委副书记、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市长胡书仁给出的答案是:信息化。

该怎么激活农村

全市115个行政村将在两年内全部建成信息化村。信息化五“互”带动新农村建设。

刘保华:在我看来,武夷山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虽然走的是一个低成本道路,但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一些有特色的东西。您有什么经验与体会?

胡书仁: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品牌的旅游城市,武夷山如何通过有效的渠道对外进行展示?另一方面,武夷山内部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改进管理流程?我们一直在找答案。最后我们把答案确定为信息化建设。我们之所以要走一条低成本的信息化道路,我认为有这么几个考虑:第一,武夷山市自身的财政实力不强;第二,武夷山是个旅游城市,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旅游为主来考虑;第三,我们整合了一些资源,比如把电信和广播电视网等整合起来。同时,我们还整合了一些外来IT公司的资源,并得到了资金支持。

我认为,通过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低成本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方向,而且这具有可操作性,是可推广的。

刘保华:城市信息化建设是个一把手工程。您被称为市长CIO,那您认为一把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意识?有了城市CIO,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心中心到底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它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胡书仁:信息化建设必须是一把手工程,我们在工作中对这方面有很深的体会。为什么是一把手工程呢?这正是信息化本身的推动特点决定的。这个特点就是现在的执政者对信息化的定位、作用等方面的认识是不足的,所以,它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一把手认识不足,缺乏信息化意识,即便其他人再怎么说,他也很难花大力气在信息化上。如果要有所突破,首先就要一把手树立信息化意识。能把一把手推到什么程度,信息化可能就会推到什么程度。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加强对一把手的影响。当然,影响至少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国际化带来的影响,要让领导认识到信息化带来的推动作用;另一个是信息化领域要做出一些对生产推动和社会发展有效、老百姓欢迎、市场很需要的成果,让领导认识到这是一个好东西,然后组织人才推动信息化建设。

关于信息中心的作用,我认为它要负责推动城市整体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发展,代表政府在信息化领域满足全市范围内的需要。

现在,武夷山的重点是旅游产业,信息中心要通过建立旅游信息平台把旅游资源展现给世人,并加强景区内部机构的智能化调度管理。

武夷山的茶产业发达,茶叶品质非常好。茶叶品牌如何推广?如何让市场了解茶叶产品?信息化就是一个最好的通道,它的成本最低,扩散面最广。信息中心就要担负起利用电子商务推动茶产业发展的责任。另外,信息中心还需要发挥决策支持的作用。

信息中心与其他科局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互动关系,互为支持,互为补充,互为影响。如果说整个数字城市是一个面,那么信息中心和其他科局都是构成这个面的点。

刘保华:我注意到武夷山除了有信息中心,还成立了数字武夷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实际上跟信息中心是一体的,属于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现象。那么我想问一下,武夷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胡书仁: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到位。我们这样做是基于以下考虑:信息中心现在承担了梳理政府资源、促进资源整合和上下联动等任务。对于武夷山来讲,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推动旅游产业和茶产业的发展。如何通过政府建设的数字武夷平台开展预定和预购服务?我们的一个思路就是利用数字武夷的资源和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实际上,它是一个可以帮助游客实现与景区联系的平台,并可以提供与旅游和茶产业相关的商务服务,从而变成企业化运营。这样,它既有人才的优势,又有政府平台的支撑,有利于开展低成本、高诚信的电子商务业务,促进武夷山的产业发展。

刘保华:武夷山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一个客观现实:每个茶场不可能都独立做系统,需要把所有茶企业和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市政府就做一个平台,让茶企业和旅游企业来发布信息,这样的做法会持续多久?

胡书仁:我们将分两步走。前期是平台打造阶段,政府要加大投入,把这个平台培养好,但到一定程度,就要让它独立出去。

更加贴进百姓的应用

县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更加面向具体操作,更加贴进老百姓的需求。

刘保华:武夷山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是从信息化入手的。其实,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有很多,比如,海南是从生态村切入的,它先讲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村建设。那武夷山为什么要从信息化切入呢?

胡书仁:武夷山农村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水、电、路、信等方方面面的建设都还没有完全到位。在这些方面中,哪一方面实施速度最快?答案肯定是信息。我认为,信息化成本最低、效果最好、视野最宽、效益最高。那信息化如何切入呢?我认为应该就是五个“互”。

第一个是资源互享。城市有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很多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如何导入农村?现在,解决农村问题不纯粹是城市“施舍”农村,实际上,农村对城市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农村的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生态资源等都是基本的要素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是相互享受资源的,而其焦点必然是信息化。只有信息化能承担促进资源互享的任务,其他任何因素都难以承担。

第二个是产业互推。城市有很多产业,比如旅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这些产业和农村种植业是互相推动的。产业的互动要靠什么?只有靠信息。正是信息推动了不同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第三个是信息互通。信息化平台承载了整个世界的信息,通过这样的平台,信息最终可以落实到每个农户。比如教育,人们可能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不继续接受教育了,那后面的再教育靠什么?要靠信息化平台这个载体。农村需要的农业技术怎么进入农户?他只要能上网,只要认字,就能看到这个平台的信息。所以,我认为信息互通是非常关键的。

第四个是市场互动。城市应该知道农村需要什么、能供给什么,农村也要通过信息化平台知道城市有什么、可供什么。需求和供给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联系,市场就能互动起来。

第五个是效益互有。同样是一个农产品,哪里的需求旺,价格高,它肯定要卖到哪里去。如果没有这个信息化平台,农民凭什么判断哪里的价格高?如果农民通过信息化平台了解外面的世界,那就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五个“互”实际上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切入点。我们觉得这是可持续的,并且已经有了效益,只不过我们推动的速度还比较慢。

刘保华:在到达武夷山之后,我在武夷山了解了一些情况,总体来说平均收入比较低。你们怎么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信息化的实惠?

胡书仁:从组织推动来说,我们有一个框架。第一步先走到行政村,在行政村建立一个小信息中心,也就是一个信息站,每个站有6~12台计算机,行政村信息中心每天都开放。武夷山市共有115个行政村,现在已经有21个行政村在市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建立了信息中心。我们计划在两年内在115个行政村都建立信息中心。我们还将为每个村培训一个管理员,负责向农民教授信息化知识。

从内容上来说,我们这里既有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信息,还有旅游产业和文化信息。兴趣是吸引农民的第一老师,有了兴趣,他才能尝试用这个东西。

另外,我们所有的农村信息化投入全部是政府投入,包括行政村信息中心的所有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费用及工资都是由财政资金支付。我认为这个投资是值得的。你可以算一算,修建一公里高速公路的费用大概是五六千万元,我们用一公路高速公路的费用来推进信息化建设,所产生的效益是不一样的,并且应该是更巨大的。

刘保华:11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信息中心,财政压力是否很大?

胡书仁:前期会有点压力,关键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对于老百姓而言,它的效果不亚于仅仅开条路进农村来,而且,我觉得影响远大于修一条路的效果。我觉得非常关键的是,我们一定要让农民去应用信息化,并且一定要有效益。通过网络,让农民看到自己是什么情况,同时看到外面的世界需要什么东西,能够激活外面的市场,并能够改进自己,这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化的过程。农民怎么样从信息化应用中获得更有效的信息,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另外,武夷山定位为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等都可以引进,但人的素质能引进吗?人的素质一定要靠自己培养,投入资金开展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培养人的素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过程。我认为这一定会有收益。我相信不用多少时间,农村一定会有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不是说有多少台电脑放在那里,不是数量上的变化,一定是质量上的变化。

刘保华:武夷山是一个县级城市。与地级城市相比,您认为县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有哪些区别?

胡书仁:我认为这肯定是有区别的。县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更贴近老百姓的应用,地区一级的相对宏观,毕竟两者的工作不在一个层面上。我认为运作就需要手段,就需要信息。地市一级更多地需要决策层面的信息,县市一级直接面向具体操作,要推动这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信息量更具体,更直接,更贴近老百姓,与老百姓互动的频率可能更高。

刘保华:数字武夷做得不错,也比较完善。您认为武夷山信息化下一步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胡书仁:我认为县市一级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必然趋势。无论你今天是否愿意做,整个社会的需求以及城市发展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什么时候做,你总是一定要做的。

关于下一步的规则,首先,通过多种语言版本的“中国武夷山”门户网站建设,搭建对外宣传武夷山旅游、茶叶的窗口平台。我们还将利用这一窗口平台进行旅游促销、主题宣传、活动报道等活动。

其次,通过政府指导下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搭建游客来武夷山旅游便捷通道,使游客来得放心,玩得开心,让游客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能购买到正宗的武夷岩茶。通过信息化建设,我们将实现旅游管理和茶叶管理的信息化,促进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数字武夷

数字武夷工程自2001年启动建设以来,先后完成了数字武夷一、二期“3323”工程和三期“142”工程的建设。

“3323”工程指3项基础、3个平台、23个应用系统。3项基础是成立数字武夷工作组织、建设数字武夷中心机房(包括数据和网络机房)、建设政务办公城域网络;3个平台是建设“中国武夷山”门户网站、政务办公系统、政务信息发布平台;23个应用系统是建设项目管理、GIS、景区智能化等。

“142”工程指1项基础平台、4个应用系统、2个体验中心。1项基础平台是农村信息化基础服务平台(包括中心机房,村村通电视、电话、手机和宽带网络);4个应用系统是农业科技服务(包括农科知识网站和农民网络图书馆、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农业专家咨询等系统)、农村村务管理(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为农村的服务,建设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呼叫中心、村级名片、村务公开等)、旅游电子商务(包括旅游网站和旅游行业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产品销售、旅游产品管理、旅游目的地指南、旅游预订等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包括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和农产品信息发布展示、农产品网上交易、涉农企业管理、农业信息短信服务系统等);2个体验中心是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武夷山市游客服务中心,通过体验中心的LED、触摸屏、电脑、液晶电视、电话、手机等设备设施,为农民提供涉农信息、教育培训、村务公开等各方面的数字化、信息化服务,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电子商务、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

武夷山市政务办公系统平台是武夷山市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网上办公的基础平台。平台内设武夷山市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市政务网站、效能监控、项目管理、视频新闻、视频会议、财务查询、党员电教等系统,能提供一个友好、多功能、全方位的网络办公环境,是一个集公文流转、信息跟踪、党政机关内部信息共享和交互为一体的平台。(中国计算机报执行总编刘保华采访武夷山市胡书仁市长 作者:李锋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留言

最近发表

Powered By www.cm513ts.com

Copyright 2006-2010 cm513ts.com 武夷山欢迎您!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