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旅游新天地博客blog,武夷山优质旅游服务的保证

武夷山,风景宜人,都市人群休闲好去处,武夷山是旅游好去处,武夷山多雾,被称为“山岚”的云雾终年都有。武夷山四季都可见到云海。武夷山云海,阴晴雾雨各具风姿。

« 福建武夷山——短尾猴的乐园打造闽浙赣快速旅游通道 »

武夷山拟50亿建“国际茶都”

 大导演张艺谋以山水为主题的“印象”系列又有新作品了,《印象·大红袍》将于今年10月份与观众见面,地点选在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福建省武夷山市。

  《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和《印象·西湖》,被称为是张艺谋以山水为主题的“印象”系列的三部巨作,不仅开创了山水实景演出的艺术新模式,为张艺谋在文艺界赢得了巨大荣誉,还以独特的推介形式成功包装了阳朔、丽江及西湖,当然,也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令外界好奇的是,张艺谋“印象”系列的第四部选用了“大红袍”这一名茶的名字作为主题。

  “大红袍不仅是历史名茶,也是武夷山的文化传承。”武夷山市原市委书记、现南平市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其传统制作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茶经济专家、武夷学院校长杨江帆则向记者透露说,《印象·大红袍》的策划和推出,其意义远非艺术层面和名茶的推介:“大红袍即将成为武夷山一个宏大蓝图的领衔主角。”

  杨江帆校长所说的这份宏大蓝图,是指由其主笔、集福建省和武夷山市官方和民间力量共同推出的“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建设规划。这份听上去充满文化和艺术色彩的规划,核心目标就是将武夷山打造成为“国际茶都”。

  “‘国际茶都’将集文化展示、经贸交流、人才培养、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它不仅是武夷山旅游胜地之外的又一国际名片,也是中华茶文化的一个展示窗口。”杨江帆校长说,“更重要的是,‘国际茶都’的最终目标是加快中国茶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改变目前中国茶国际贸易量低下的尴尬地位。”

1.5亿元上演《印象·大红袍》

  大红袍,区区一个茶品,缘何能打动向来在艺术上以挑剔和苛刻而著称的大导演张艺谋?

  有记载,在清朝一份献给乾隆皇帝的礼单中,写有“碧螺春20斤、龙井30斤、大红袍8两”。区区“8两”,凸显了大红袍与生俱来的高贵和珍稀。如今,大红袍更是物以稀为贵,不仅以“克”为计量单位,更是通过拍卖方式来出售:1998年、2002年、2004年,20克母树大红袍分别拍出15.68万元人民币、18万元人民币和16.6万港币的茶品天价。

  真可谓“茶比黄金贵”,但大红袍贵在何处?

  大红袍,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传说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猴子采之,所以有人称之为“猴采茶”。其加工一定要选技术最好的茶师,并使用特制的器具,诸如此类的特定条件,使大红袍作为岩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据说,大红袍冲泡9次,仍保留其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最多为7次,味就极淡。

  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被列为“贡品”,并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清朝年间,大红袍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

  “生长在武夷山景区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目前仅剩4棵,且从2006年起已经禁采,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及其所传承的茶文化。”武夷山前市委书记、现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人因此再也喝不到大红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红袍的无性繁殖技术就获成功,大红袍已批量生产。”张建光部长补充说。

  据介绍,武夷山大红袍的无性繁殖后代与其母株间的生化成分及品质,经分析比较后证明,在岩区内生产的无性繁殖大红袍岩茶基本保持了母株的优良品质特性和特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武夷山实地采访中看到,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所以有“盆栽式”茶园之称。据说,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大红袍母树所在的九龙窠,到处都是丛丛簇簇的名丛,是名符其实的“茶树王国”。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现在所说的大红袍,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总称。”杨江帆校长介绍说,“在武夷山岩茶区,即使相邻的两棵茶树,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味道。所以,现在的大红袍系列已经有了数十种名茶,而且品种还在不断增加。”

  不过,现在的大红袍已经远远超越名茶概念,成为武夷山优美风景之外的另一大历史遗产和文化符号,如大红袍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被评为国内独一无二的“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等等。

  由此不难理解,大红袍缘何能入选张艺谋“印象”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了。据武夷山市政府介绍,去年底,即执导了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后,张艺谋等人就抵达武夷山景区实地考察采风。作为目前唯一在世界“双遗产地”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印象·大红袍》,将以融历史、民俗、山水和茶文化于一体的实景演出,来表现武夷山岩茶极品大红袍的神韵。目前,山水实景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参演的500多名选手已完成面试。项目包括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的国内首个360度旋转露天看台,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


  1.5亿元大投入的《印象·大红袍》,令外人惊叹、震惊,甚至不解,但对于武夷山人来说,这依然不能体现他们对大红袍的热爱和期望。50亿元建设“国际茶都”,才是武夷山人真正的大红袍梦想。

  “中国是世界知名的茶国,而福建省又是中国著名的茶区:茶叶年产量全国第一、年出口茶叶全国第二、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三,茶业早已被列入福建省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以武夷山为核心、占据福建茶业半壁江山的闽北,是福建省重点产茶区,茶业亦是武夷山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杨江帆校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以武夷山脉为中心的闽北地区,处于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既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也是当前世界少有的茶树品种的王国。”

  作为国内知名的茶专家,同时兼任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副会长等众多身份和职务的杨江帆,自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身份是“课题组组长”,此课题便是《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建设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日前刚刚完成并正式推出,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已就《规划》作出批示,要求将此项目作为茶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加以扶持,并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杨江帆兴奋地对记者介绍说,“这将是一场文化力经济的盛宴,也是茶文化经济的一次空前实践,它将整合武夷山现有和将开发的各种资源,为闽北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推力。”

  南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光亲自担任《规划》总策划,“大武夷茶区集悠久的茶历史、丰厚的茶文化积淀、优质的茶叶品类、众多的茶机构、发达的茶产业于一身,《规划》可以说就是一台茶文化大戏,但它的意义是以茶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他说,“尽管这是一个区域经济的规划,但《规划》中的每个项目均以‘立足武夷、辐射闽北、勾联闽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指导思想,体现了深远内涵。”

  “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大红袍》,可以说是拉开了武夷山建设国际茶都的序幕。”杨江帆校长说,《印象·大红袍》就是《规划》中的项目之一。

  据介绍,《规划》设计的“国际茶都”新图景包括六大板块、十大项目:国际茶文化博览城板块(包括中华茶博园、世界茶文化艺术博物馆、《印象·大红袍》大型山水茶文化实景演出);茶叶现代服务中心板块(包括国际茶业会展中心、国际茶业电子商务平台、武夷国际茶贸城);海峡两岸茶文化经济教育与国际茶文化交流板块(包括海峡茶学院、国际茶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国际茶养生与茶文化生态旅游板块(包括大武夷茶文化旅游线路建设、武夷国际茶文化养生馆);茶叶精深加工科技园区板块;世界茶文化主题公园板块。

  “国际茶都的建设期为10年(2009年-2019年)。”杨江帆校长说,“其中有些项目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实施,有的已经建成,而我们的规划正是把这些已经有的资源,或将来要开发的资源,用文化力经济这条金线再度串起来,组成了一个系统的规划,可以说是对武夷山茶业经济发展思路的颠覆性的重组。”

  颠覆性的重组,底气何来?“茶是21世纪的主流饮料,甚至是21世纪世界饮料之王。”作为国内一流的茶文化专家,杨江帆分析说,“全球种植茶叶的国家约60个,消费茶叶的国家约160个,20多亿人钟情饮茶。茶叶不仅以色香味给人以生理快感和视觉美享受,其健康和保健功效也逐渐被科学证明和大众认可。茶代表了21世纪新的生活方式潮流。”

  因此,他认为,中国应该借助茶文化,实现从茶叶古国和产茶大国到茶贸易大国的转变和升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一直稳定在250万吨,全球人均饮茶500克。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全球茶产量增长了31.5%,而纯天然的茶饮料消费量正以年均17.1%的增长率上涨。”他大胆判断说,“19世纪巴西用咖啡垄断了国际贸易,20世纪美国的可口可乐遍布了世界,而21世纪将是中国茶的时代。”(杨眉 张娟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历

最新留言

最近发表

Powered By www.cm513ts.com

Copyright 2006-2010 cm513ts.com 武夷山欢迎您!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