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南平撤市建市十周年

潮动三江---写在南平撤地设市十周年之际


 


   三江在此汇合。她们将见证:昔日窄巷横街、土墙灰瓦的城市,十年后的今天已披上高楼林立的华丽服装。一座美丽的湖滨城市呈现给人们的是活力?是朝气。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号角中,南平大地回响着雄健的足音。

    三江奔流不息。她们会看到:曾经一度“路难行、灯不明、讯不灵”的城市,如今大道纵横,华灯溢彩,海关把国门连到山城,通讯汇聚四方信息,给山城安上“千里眼、顺风耳”。 

  建溪、富屯溪、闽江请你们驻足,回首闽北:“双世遗”的金牌,引领武夷山走向世界;三福高速公路南平段的建成通车,奏响山风与海潮共振的乐章;绿色食品承载着闽北农民的欢声笑语,走向东西南北中;“造纸中心”、“机械基地”、“针纺城”、“电缆城” 在做大做强中,一路高歌。 

  十年风雨,弹指一挥间。今天,站在欣欣向荣的闽北大地,深情回顾设市十年的历程,我们发现:在跨越两个世纪的浩浩时空里,是改革开放,是求真务实,是开拓进取,铸就了闽北的辉煌。 

  十年的脚踏实地,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04年,全市GDP突破320亿元,比1994年增长118.8%,年平均递增8.1%;财政总收入由1994年的9.1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2.83亿元,年均增长了9.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十年间累计完成633.01亿元,年均增15.84%。旅游接待人数642.54万人次,旅游收入17.69亿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306.7%和86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4年的3311元增加到2004年的9339元,年均增长10.9%;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1420元增加到2004年的3622元,年均增长9.8%。 

  十年中,我们营造了投资者能落脚、能发展的环境,南平已成为浙江、上海和福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开拓市场、投资兴业的热土。 

  十年中,我们风雨兼程,打造出一只只企业“旗舰”,长富与大乘的乳品、建瓯的竹笋、光泽圣农鸡业、邵武优质米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尽显风流。南纸、南孚、南纺、南缆、亚明电器、浦城正大、建阳味精等优势企业不断壮大,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他们成为闽北特色产业的先锋,经济发展的基石。 

  十年中,我们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抵御了百年不遇的旱涝灾害,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这十年是南平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一个心齐气顺、人和业兴的创业局面正在形成。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闽北人把豪迈之气注入笔端,描绘出“敢叫山河换新装”的宏图伟景。这十年将标注于闽北历史的煌煌画卷中,这十年将镌刻在闽北发展的丰碑上。 

 

观念的潮动

  观念更新是发展的前提。 

  1995年8月25日,《闽北日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矮胡宾馆缘何门庭冷清”。正是这则新闻,引出了闽北上下一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大讨论。对于计划经济、小农经济意识还很深的闽北人来说,最早投资建农民宾馆的“矮胡”为什么起步后难以前进,成了大家深思的问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摆脱小农意识?时任市委书记的林克敏同志也投书加入了讨论,引导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这是近十年来的第一场新旧思想的交锋,也为这十年发展打下了新的思想基础。 

  三年后的1998年,在经历“6.22”特大洪灾的洗礼后,决策者们又给全市上下提出了三个问题:闽北最有竞争力的是什么?闽北最有优势的品牌是什么?闽北最有特色的产业是什么?解答这三个问题,既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过程,也是科学定位的过程。 

  科学出真知,调研出答案。闽北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水域,许多地方抬头见树不见天,生态环境优异。武夷山自古是游览胜地,更有了进入世界的“名片”,她不仅是旅游的品牌,更是闽北走向世界最具优势的品牌。绿色食品及其加工业,闽北得天独厚,以武夷山为中心的“北山南水”旅游产业正在形成,运用高新科技发展的产业已具潜力。归纳起来就是:闽北最有竞争力的是生态,最有优势的品牌是武夷山,最有特色的产业是“绿、旅、新”。 

  2001年,市委、市政府做出了闽北未来发展的定位: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 

  定位准确,定位科学,换来的是全市上下的一致认同。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下,闽北人再次审视自己的优势,完成了从“全面对接全省三条战略通道”到确定“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的过程。 

  在这些战略定位下,长富、大乘等畜牧业快速发展,唱响了闽北的牧歌。在这些战略定位下,武夷山迎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各地风景名胜也游客不断。在这些战略定位下,南孚、南纺、亚明的产品,挺进中原,走向世界??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踏进新世纪的南平,改革的脚步坚实有力。政府部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上了重要议程,必须扫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块块绊脚石。 

  2000年9月,158项由政府部门审批的事项率先改革,拉开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的序幕。这项改革有难度,难就难在是“革自己的命,翻自己的船”。市委、市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必须大幅度取消部门中办事难的关卡,使政府工作运行适应当今生产力的发展。 

  2001年,在延平区的投资者和企业主到政府办事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便捷。在一间宽敞的大厅里,只要是投资办企业的事,不要楼上楼下跑,不要请客送礼,只需把所需文件递进去,几天后就有结果。这就是延平区投资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在这里,政府为经济发展的服务“一看就清楚,一问就明白,一办就满意”。这个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在各县市迅速开花结果,到2003年,全市共取消各种审批事项237项。政府服务经济的门槛低了,通道畅了。 

  改革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农业是南平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南平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美誉。城市如何辐射农村、带动农村,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农村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关系我市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1998年11月28日晚上,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的农家里,时任市长的李川同志与农民交谈开了。交谈中他发现农民所想、所急、所需,与政府工作的所作所为差距如此之大。第二天他在这个四面青翠、景色秀美的村子里走家串户。农民们质朴的话语,解开了他心里的疙瘩:要让农民富起来,农村富起来,就要以科技的力量来拉动农村经济,让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用利益机制来实现科技队伍与农业大军的结合,真正使科农携手落到实处。 

  一个新的工作举措由此形成。 

  1999年元旦刚过,市委、市政府就推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批批各有专长的科技特派员踏上征途,把自己的学识如“及时雨”一般滋润着久旱的土地。在他们中,涌现了像詹夷生这样的杰出代表,农民把他们奉为致富的“神仙”。 

  2000年7月,市委在此基础上扩大成果,从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担任村支书,大批机关干部“高位嫁接”农村基层,为农村工作开辟全新的工作机制。他们为农民寻富路,出点子,办实事,成为农民眼中最受欢迎的人。 

  紧接着,市委又做出选派一批处级干部到各地“重镇”任职的决定,流通、金融助理配备乡镇,向农村注入了高素质的领导、服务力量。闽北农村工作勃发出新的生机,沉睡的村庄复苏了,纯朴的村民笑开了。 

  这项被称为“南平机制”的改革,使南平城市和农村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下派这条渠道,有效地解决了政府行为与群众意愿互不衔接的矛盾,改进和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伴随着“南平机制”的实施,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改革深入推进。政府对农村工作出现“三个转变”:改行政指挥为服务牵引,变达标评比为典型示范,由居高临下为贴近基层。“南平机制”实施至今,共有6504位“科特派”、1120名下派村支书、110名流通助理、257名金融助理、138名龙头企业助理活跃在广阔农村、企业,并使大量资金和物资进入农村,仅2001年,下派干部就为下派村引进推广种养新品种1635个,推广实用新技术617项,建立技术示范典型户1256户;实施科技致富项目443项,借助市场信息优势推销农副产品3亿多元。 

  “南平机制”通过各媒体的传播走向全省、全国。2004年,一批从省直机关下派的干部打起背包,走进全省的村庄,开始新的创业。

 

发展的潮动

  设市十年,南平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其重要标志是一批全国重量级企业、品牌、产业以及充满生机的工业园区迅速崛起。

  国企改革经过“抓大放小、战略重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三步走”战略,顺利走出了改革与脱困的阵痛期。一批优势企业迅速壮大,民营企业成为南平经济舞台的新军。由此,“集团”、“驰名商标”、“上市”、“产业集群”等一批新名词夺目而出。 

  上世纪末的一个冬天,北京王府井饭店,中国电池品牌质量检验新闻发布会在这里举行,专家、记者济济一堂。中国轻工总会行业管理司一位负责人激动地宣布:“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孚牌碱性电池总体质量已达到国际著名厂商同类产品水平,现推荐为中国电池行业名牌产品……”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十大电池工业协会推荐的十大厂家名牌,“南孚”誉满神州。更值得骄傲的是,南孚电池成为中国与美国“金霸王”、日本“东芝”等世界名牌电池抗衡的民族名牌。 

  2003年,南纺公司在科技创新中,完成了无纺布的技术改造项目,规模扩大一倍。2004年,上海股市交易牌中,南纺公司榜上有名,实现了地方企业向大集团跨越的第一步。 

  实现跨越发展的闽北企业,远不止南孚一家,它们在市场各显风采,有全国新闻纸三巨头之一的南纸,有全省行业规模最大的南铝,有领行业之先的南纺、南缆、亚明、长富等知名企业。它们成为南平经济发展的骨干,有的还成功上市。到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达562家,开发新产品200多项,创省名牌20多个。2004年,市政府的规划宏图中,针纺业、电缆业、汽车配件业三大集群破茧而出。 

  在“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号召声中,南平掀起新一轮的创业热潮,闽北这个老工业基地重现生机,一个个工业园区相继出现。而大型企业集团接二连三地崛起,闽北产业实力陡增。光泽圣农集团的冻鸡“飞”过长江,成为肯德基的“全国性核心供应商”。 

  不断发展的南平中心城市,直接影响和带动了各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延平区得市区一体之利,形成了电缆、针纺、汽配、精细化工、乳制品等六个产业集群,目前,延平区已有各类企业数百家,工业比重占延平区经济的“半壁江山”。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绩效考评、三大会战、九个行业性竞赛和机关效能建设”四大系列的创业竞赛活动,并通过点评会等方式,使抓项目、讲项目、服务项目成为各地政府的自觉行为。 

  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如点点繁星,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成为各地发展的重头戏。武夷山自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后,一跃成为全国的著名景区,旅游已为其最大的优势产业,在武夷山的GDP中超过50%,为整个闽北乃至福建省旅游业的发展昂起了龙头。光泽圣农、绿洲竹业、建瓯颖食物产、政和茶叶加工……也频频报春,显示无穷的潜力。在这些新发展的企业中,民营成分越来越大,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社会工业的70%。至2004年,民营企业税收已占全市的47%,全市财政收入中非公经济贡献率达34.67%。 


开放的潮动

  2004年5月15日,风景秀丽的武夷山迎来一批重要的游客,他们来自深圳、上海、温州、闽南沿海,他们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武夷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为他们搭起了了解南平、认知南平、投资南平的桥梁,在游览玉女、大王峰的途中,他们仍回味着南平人为他们端出的项目“拼盘”。在一场场的洽谈中,南平的优势、南平的环境让他们极感兴趣。他们中的一些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南平投资能赚到钱。

  这次洽谈会南平与客商都各有所获,167项投资项目当场敲定,22873万美元外资将进入闽北,呈现三大特点:项目规模扩大,工业项目居首,对台合作成为热点。 

  这样的盛会我们已举行了七届,每次都是外界认识南平的聚会,每次都搭起南平沟通外界的平台。2004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超过4亿美元,实际到资突破3亿美元,外贸出口突破2亿美元。 

  撤地设市以来,特别是近五年,从闽南沿海到长三角,从东海之滨到南海天涯都留下闽北人匆匆步履。然而,决策者们又清醒看到,在全省经济发展的格局上,我市经济发展处于不利的地位。于是,全市各地形成共识,发展南平经济必须坚持“坐南朝北”的策略,必须把目光紧紧盯住江浙沪,接受“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 

  2003年我市在宁波、上海等地进行的“大篷车”式的现场招商,四次的境外招商,吸引了30多批次的外商慕名前来南平实地考察。 

  2004年8月,市委书记徐谦率领招商团赴往浙江,怀里揣着满满的项目。在温州、在台州、在丽水,招商团向当地客商介绍南平,推介项目。求真务实的态度,充分的准备,招商团在浙江三地满载而归。仅在温州市就与当地客商签约27项,总投资达8.22亿元。 

  邵武市在2004年的春节期间,借助《解放日报》这个平台,向上海企业界发出联合开发农产品的“邀请”,得到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的重视,成功实现了邵武乃至闽北与上海的对接。于是有了南平农展会在上海亮相之举。 

  近十年,我市还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斯坦福市、澳大利亚奥尔伯里市缔结成友好城市,开放步伐越跨越大,越迈越远。 

  为了扩大开放,这十年南平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建设起“水陆空路路通”的基础设施环境。 

  1996年1月,在撤地设市一周年之际,闽北人以坚强的意志建成了316国道。 

  2003年,五条入闽公路建成通车,提高了闽北省际公路等级。 

  2004年,闽北各地乡村公路水泥化建设突破1000公里,乡村公路全面升级。 

  也在2004年的年底,闽北第一条高速公路??三福高速公路又建成通车。在庆典上,市委、市政府向外界宣布:南平将用8年左右的时间,建设9条高速公路,形成“南接北联”的高速公路网。 

  在圆了蓝天梦后,2004年,武夷山机场再次扩建,年吞吐量从45万人次上升到70万人次。 

  横南铁路不断技改,提高时速,与外福铁路一道承担了闽北重要的物流、人流任务。 

  与全省联网后的闽北电网,更加安全可靠,随着各地小水电建设的兴起,闽北电力能源基本保证了工农业生产的用电。 

  “电话不灵”的南平如今已换了“天地”,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网通等各家通讯企业入驻南平,手机信号再不是时有时断,互联网已走进寻常百姓家。 

  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催促着大开放的脚步。仅2004年就有300多家企业入驻闽北,总投资达60多亿元。 

  外引内联从城市走进山村。建瓯市顺阳乡际下村地处偏僻,人称“夹皮沟”,建瓯市出台激活民间资本的政策后,这里的农民坐不住了,在村干部的引导下,以股份制的形式创办民营企业。现在已有4家企业落地际下,村里五分之二的农民成了股东,一半以上的农民变成企业工人。

 
城建的潮动

  “据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的南平城区四面环山,建溪和富屯溪在此相汇成闽江。山水环境,使南平城区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压缩在一条窄长带上,3.84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已容不下南平人发展的步伐。

  1995年,当南平撤地设市的挂牌仪式刚过,南平市的决策者就开始审视南平城区的版图。纵观全省,已鲜见“一拖一”的地级市城区框架。2020年前南平城建成拥有50万人口中心城市的规划,现有城区舞台太小。南平没有退路,城区扩展箭在弦上,“放大”城区势在必行。 

  1998年4月28日,市政府会议室。这里正在举行当年政府的第七次常务会,主题就是拉开城市框架,开发八仙。在听取完汇报后,市政府领导当即拍板:规划要高起点,推进要高速度。拉开城市框架摆上政府的议程中。 

  无数次的实地勘察,无数次调研论证,一份南平城市未来的总体规划浮出水面:一城四片构成未来南平城市的框架。一城即中心城区,四片即江南新区、西芹片区、王台来舟片区、大横片区。这个规划分别得到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和省政府的批准,从而奠定了南平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 

  为民办事,就要倾听民呼。2001年4月,在市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新区规划图纸在文化中心广场公示三天,问计于民。市民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反映了他们的看法。 

  倾听民意,专家评审,科学论证,南平城市总体规划取得“跳跃式”的科研成果。在原有“一城四片”的基础上再设一区,即茫荡山风景名胜区,城区在规划的十年时间里将拓展至598平方公里。2002年江南新区进入平整土地阶段,一城多区的格局,逐渐走向现实。 

  随着闽北的发展,各地也在拉开框架,“扩容”城区。如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顺昌、松溪等县市,近年来加快城市建设,改造老城,开发新区,旧貌变新颜。 

  改变市容市貌,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实施了夜景工程、绿化工程。让市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城市交通的改善。设市前,南平城区只有两条主干道,俗称“前街后街”,现在城区里有16条主干道,公交车从两路发展到如今的十多路,基本满足了市民“行”的需求。“菜篮子”工程已从满足市民餐桌上的品种到方便市民生活的各种需求,“好当家”、“新百姓”、“惠而多”等多家超市,改变了市民“购”的观念。2004年,一个高标准、可满足多种体育竞技比赛的体育公园在南平城区落成,成为市区一处靓丽的风景和市民娱乐休闲中心。 

  设市十年来,南平的城市经营逐渐走向市场化,改变了以往由政府投入的“单兵作战”方式 ,在尝试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介入为辅”的模式中,城市经营取得新突破。 

  设市前,玉屏山还是南平城市的“边远地区”,如今已是功能较为完善,高楼林立的小区。小区建设采取的是政府规划,再由开发商开发的形式,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这个小区就成为进入南平市的新看点。 

  树立新的经营理念,整合经营国有资产。几年来政府将公交公司、城市供排水公司、市建公司等七家企业,统一划入市城建国投公司管理和经营,增强了政府对城建的调控能力。一批城建项目还实施招商,仅2003年,政府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三个由外商开发建设的项目,引资达5000多万元,实现了政府和投资商的“双赢”。

 

人文的潮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南平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设市十年中,南平文化建设从社区走进百姓生活。

  大型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骨架,社区文化则是城市文化的基石。虽然南平大型文化设施相对滞后,可并不影响城市文化的发展。 

  简陋的舞台,背景是居民的家,台上的演员就是社区居民,一曲《走进新时代》唱得台下满堂喝彩。这是延平区杨真社区文化节的一幕。“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人人都参与”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生动表现。它不仅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据统计,十个县市(区)已成立社区160个,社区文化活动此起彼伏。 

  2004年一个春节联欢会上,熊寿康老人带领一家人上台表演,琴棋书画,全家老少尽显才艺。创建“文化之家”活动,给城市文化建设增彩添辉。全市各城区有500多户人家获得了“文化之家”称号,他们中类型众多,特色各异,凭借家庭自身的艺术活动,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既提高了自身修养,也影响了街坊邻居,在社区营造起尊重知识,崇尚文明,高尚情操的社区文化环境,引导人们追求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生活观念。而“三堂”(庙堂、祠堂、礼堂)改书堂,一分钱读书社等载体的建立,也催生闽北农村新文化的兴起。 

  正是有了这些具有强烈感染辐射作用的文化群体,我市的城乡文化建设才有了厚实的阵地,他们所产生的“绿洲”效应,使南平市的社会人文环境得以改善和优化。城乡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百乡千村”广播电视联网工程进展有序,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闽北籍运动员张国政、吴美锦在雅典奥运会上摘金夺银。 

  如果说社区文化建设给了每户居民施展才艺的舞台,那么南平众多的企业则给了人才施展才华的天地。 

  张工是南孚的科研人员,他在研制喷涂机时,需要资金30万元,但又怕万一研究失败承担责任,公司领导知道后给他打气:“假如不成功,责任由公司承担,大胆试。”有了资金,更重要的是有了公司的这份“情”,张工勇气倍增,终于在这个项目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南孚就是这样,通过人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把企业推进世界同行的领先地位。公司老总丁曦明说得好:“创新是翅膀,人才是原动力,打好人才牌是南孚成功的根本原因。” 

  重视人才,用好人才,不仅仅在企业也在政府。2003年南平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加快国家级闽北星火技术产业带的建设。现在,已有3家企业挂上“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牌子,2004年南孚还被国家人事部确定为全国“博士后工作站”企业。 

  2002年,南平市委、市政府做出决策,将南平师专主体迁往武夷山高教园区。两年后的今天,一座崭新的高校已耸立在风景秀丽的九曲溪畔,继一、二期工程完工后,第三期工程又将动工,占地总面积3000亩的“武夷学院”正向万人大学目标迈进。 

  尊重人才,关注人才的同时,一张呵护贫困群体的“安全网”也在闽北城乡拉开,向贫困群体传递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关怀之情。 

  40多岁的卢纪韩是延平区的下岗女工,频频袭来的病魔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患肺结核的丈夫去世后,过度操劳的她得上了慢性肾炎,与儿子靠亲戚朋友的救助度日。2000年,居委会为她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替她解了燃眉之急。她激动地说:“低保为我这个家撑起了半边天,我们母子将靠自己的努力,把另一半天撑起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如一缕阳光温暖着贫困群体,截至2003年6月,全市已有31705位城市贫困居民、12052个家庭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农村,2004年也开始实施“低保”,现已有10万农民与城里人一样享受政府给予的“低保”政策。 

  南平是老工业基地,贫困群体中多为下岗职工,帮助他们再就业,就要给他们新的一技之能。 

  江思华如今是厦门一企业的副总经理,几年前他在南平街头闲荡时,从没想到有今天的日子,是再就业培训为他点燃了创业火花。 

  南平市益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就是这样的火把。这里的教室每晚灯火通明,外来务工人员岗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创业培训如同一块块磁石吸引着渴望提高自身素质的年轻人。一双双神情专注的眼睛,一本本写满字的笔记,凝聚着他们对就业的向往。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像江思华一样的“小老板”、企业骨干。据了解,目前我市城乡已接受技能培训的人员有11800人,2004年增加就业3.1万人,闽北人越来越多地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创业、再就业的位置。 

  潮动三江,我们看到了昨日的辉煌。这些辉煌来之不易。 

  潮动三江,我们更看到了明天的希望。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号角中,我们的足音坚定而强劲…… 

 


信息来源---闽北日报(策划:陈育进 蔡 路 执笔:陈绿原 张旭东) 

 



   
     

[关于我们]   [服务指南]   [网站广告]   [本站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武夷山大自然旅行社 许可证号 L-FJ-GN50069
本网站所引用相关图文如有牵涉到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进行删改
电话:0599-5231338   传真:0599-5231337   服务热线:0599-5160202(24小时)
本网站法律服务由福建红袍律师事物所彭俊仁律师提供
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国家旅游度假区红袍步行街崇义园C301室   邮编:35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