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旅游新天地  
 
  当前位置:武夷山旅游新天地首页>>旅游新闻>>武夷山:矢志保护世界遗产

武夷山:矢志保护世界遗产


 


    编者:去年在苏州召开的第28次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有五处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评估单,成为受评估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则意味着“黄牌警告”,如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就会被“红牌罚下”--取消世界遗产的资格。

    按照联合国六年一次对遗产地的检查规定,武夷山自1999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有6个年头,六年来,武夷山矢志不渝保护世界遗产,悉心呵护世界遗产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绿树,每一个山头,不让遗产成“遗憾”。


    保护:反哺山民

    7月4日,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半,武夷山景区大峡谷生态公园圣旨山保护中队的护林员倪建苏就一直在山上转,看有否林木被伐,有否野外用火和乱开茶山,有否偷猎现象,之间,他看到村民就宣传保护知识。当日,他在山上步行7个多公里,骑摩托车8个公里。和倪建苏一样,九曲溪上游两个保护中队所有护林员现在都干着同样的工作。
    今年41岁的倪建苏原是武夷山市程墩采育场的伐木工人,自2000年1月1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九曲溪上游的程墩和四新两个伐木场划归景区统一保护、管理后,他这个砍了13年木头的伐木工人彻底放下了斧头,成了护林员。曾经由于伐木场不景气,月工资不足300元的他,现在每月可拿近1200元工资。“这可是申报世遗成功后,保护环境带来的”,倪建苏幸福地告诉记者。
在程墩和四新两个伐木场,有100多名伐木工人成了护林员,林木管护的越好,他们的收入就越高。一位退休的伐木工人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伐木工人不拿斧头也有饭吃。
    家住星村镇区大布岭的刘明生、李勤夫妇俩怎么也没想到,47岁从粮站下岗的他们还能盖上这么一栋大房子。去年11月,他们从不足200平方的旧房搬迁到星村齐云安置小区迎宾路39号400多平方米的新房,现在夫妻俩开了一个100平方米的食杂店,不仅就了业,还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刘明生说,“我们是托保护世界遗产的福,不仅住房面积大了,住宿、生活条件也好,大道直通家门口”。
    在星村,从去年底到现今,有500多户拆迁安置农民、居民和刘明生夫妇俩一样,搬离了旧房,住进了规划划一、设施完备的安置小区,说起此事,不少拆迁户感激不已。6月13日,记者在小区看到,区内店铺林立,道路宽敞,四通八达,群众安居乐业。
倪建苏、刘明生是武夷山在保护世界遗产过程中,反哺群众的两个缩影。其实,自申报世遗成功后,武夷山便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对世界遗产保护,景区接管两个伐木场就投入资金300万元,而今,每年投入在两个伐木场的保护资金都在160万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仅武夷山风景区就投入保护世界遗产资金4个多亿,风景区保护面积也从原来的173平方公里扩大到512平方公里。


    世遗:亟需保护

    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如果不重视保护,不照看好“世遗”,往往“申遗”成功之时也就是遗产破坏开始之日。就在武夷山人民申遗成功之时,武夷山的决策者清醒地看到了保护与开发间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武夷山九曲溪上游的程墩、四新两个伐木场共有山林面积12.3万亩,由于长期大量采伐树木,造成植被破坏严重。在程墩采育场出生的王生8年前回乡时,所见触目惊心,树木被砍伐严重,路旁的山上基本被“剃光头”,曾经的原始林不见了,常到家门口转的果子狸没了。林木的大量采伐,造成九曲溪河床增高,水源不足,母亲河开始呻吟。有专家呼吁,如果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10年后九曲溪将面临断流。
    问题二:星村镇是武夷山的旅游大镇,处在九曲溪上游,大部分村民世代居住在九曲溪两旁,特别是在镇中心所在地的九曲溪畔,近年来人口不断增多,他们生产、生活、经营不仅严重污染水源,而且开山种茶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长此下去,清澈的九曲溪将不见,代之而来的是浑浊的溪流。
    问题三:“申遗”成功后,武夷山的游客逐年增多,景区内原有的有2条省级公路,即南平??武夷山和邵武??武夷山,是景区道路与交通道路的二合一,这样,造成景区内交通车辆复杂,各种车辆并存,污染排放严重,景区环境受到极大威胁。加之这两条道路都建于六、七十年代,路窄,停车场面积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车辆需求。一到节假日,路不通,游不畅,人难行,人、车、路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同时,由于人员可以随时进入,景区难以有效控制,保护世界遗产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游客、行人抽烟等行为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而且也易给坏人带来可乘之机。
    不保护何来开发?不保护何来利用?保护与开发矛盾的产生,问题的不断出现,让武夷山人越来越意识到世遗亟需保护,但必需做到既不把世界遗产“锁”起来,成为“世界遗憾”,又避免使之毁于经济大潮而沦为“世界遗物”。

   目的:让世遗永“活”

    珍贵而脆弱,是每一处“世界遗产”的真正特质,如果世遗“申”来就“死”又有何用?如何让“申”来的世遗不“死”呢?武夷山采取了最直接也是最原始的办法保护。
    对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武夷山果断关闭2个伐木场,由景区统一保护、管理,在上游成立大峡谷生态公园管理处,下设2个保护中队,即圣旨山保护中队(原程墩)和红河谷保护中队(原四新),300多万元的债权、债务,800多人口由景区接收。文中提到的王先生在今年6月中旬再次回乡发现,幼时的家乡又回到眼前。
    对出现的第二个问题,则搬迁居住在九曲溪周边的500多户群众,代之建设一条绿色长廊,并将之列为世遗二期环保工程一项重要内容。
    对出现的第三个问题,按照2002年省人大出台的《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第29条规定,建设部《关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年至2010年)的批复》第六章要求,武夷山决定从2001年6月开始实施世遗二期环保工程开发项目,并将之列为市重点工程,总投资3.2亿元,其中,投资13991万元,新建了南星、高渡、高桂等3条环景公路,改扩建2条景区道路,新建1个景区主入口和2个次入口;投资10000万元,组建了旅游环保车队,购买60辆旅游环保车辆;投资1500万元,建立景点票证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投资7237.3万元,外迁景区村民735户,拆迁面积达12.1万平方米。
    保护管理上,成立了世界遗产保护局,有人员94人,每天在不同的线路上都有人在巡护,做到发现问题苗头即时解决。仅2004年就出动巡护人员17908人次,查处盗砍竹木案件12起,查处捕鱼案件7起,野外违章用火82起,教育群众130多人次,有效地杜绝和制止了破坏资源事件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世遗环境监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动物监测、植物资源监测、气象监测、旅游监测、文化遗产监测等等,2002年,武夷山景区通过ISO14001国际标准化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国家认证委认证。
    经过6年的保护,武夷山这个世界双遗产的环境质量仍保护良好,有数据表明,九曲溪水质达国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大气环境则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噪声监测则全部达标;而动植物种类更是丰富异常。
    难怪一位旅游工作者说,武夷山现在所有成果,青山翠,绿水流,物种丰富,全赖于这几年冲破重重阻力,全力保护,使得每一片环境、每一种物种在遭遇破坏时被拯救。
    保护也换来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000年武夷山旅游人数为220万人次,旅游收入8.9亿元,到2004年达334万人次,旅游收入则达13.37亿元。武夷山的成功经验是走了与不少世界遗产地世遗“申”来就“死”相反的道路,让“申”来的世遗永远“活”着,永远造福武夷山人民。




信息来源---武夷山新闻中心 金文莲

 



   
     

[关于我们]   [服务指南]   [网站广告]   [本站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武夷山旅游新天地 旅游产品由武夷山大自然旅行社有限公司提供 许可证号 L-FJ50053
本网站所引用相关图文,如有牵涉到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进行删改
电话:0599-5231338(总机 24小时客服热线) 传真:0599-5231337
本网站法律服务由福建红袍律师事物所彭俊仁律师提供
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国家旅游度假区红袍步行街崇义园C301室  邮编:354302